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黄双全课题组再次在《Ecology》发表传粉生态学研究进展

时间: 2016年07月06日 15:16来源:华大在线 作者:编辑: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点击:

      日前,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黄双全教授课题组再次在生态学国际权威刊物《Ecology》上发表题为《A paradoxical mismatch between interspecific pollinator moves and heterospecific pollen receipt in a natural community》的传粉生态学研究进展。这是黄双全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该刊物上发表的第二篇Article。

  据了解,2013年,博士生方强在黄双全教授指导下,围绕“自然生境中异种花粉传递的程度有多大”这一课题,曾对云南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内的高山草甸群落中含有夏季开花的57种植物,进行了大范围的异种花粉传递的考察。课题组通过在显微镜下检测落置在柱头上不同种花粉的种类和数量,构建了一个群落内种间花粉传递的有向网络,并将研究结果以《
A direct network analysis of heterospecific pollen transfer in a biodiversity community》为题,发表在《Ecology》上。

  结合此前研究成果,课题组提出了一个零假设,认为传粉者在植物种间的混访频率越高,将会造成更多和更高比例的异种花粉传递。因此,为深入研究群落水平植物与传粉者、植物与植物之间传粉竞争的关系,方强博士继续与黄双全教授合作,在一个有14种开花植物的高山草甸中,定量比较了传粉者种间混访网络和植物间的异种花粉传递网络。

  结果表明,传粉者混访只占总访问量的4%,但是异种花粉量却占到柱头总花粉量的22%。平均每种植物分别接受到来自6.9种植物的混访和9.7种的异种花粉传递。尽管两个网络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匹配的,两个网络在定性分析上没有显著差异,但定量分析上有显著差异。有21.6%的传粉者混访没有对应的异种花粉传递,44.1%的异种花粉传递没有对应的混访。与预测一致,植物接受了较多的传粉者混访,倾向于将更的花粉散布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。但是,那些接受了较多的、较频繁混访的植物,其柱头上落置的异种花粉却较少,与零假设的预测相反。

  这些结果首次揭示了自然群落中,传粉者混访和异种花粉落置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。这个看似矛盾的关系,实则揭示了共存的开花植物之间降低异种花粉传递的适应策略:同域开花的植物,只有花部结构能限制异种花粉落置的(即接受较少异种花粉的)植物,自然选择才容忍较为频繁的传粉者混访。这一研究也为人们从种间传粉竞争的角度认识物种共存、避免种间生殖干扰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了思路。

  据悉,《Ecology》是美国生态学会(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)的旗舰期刊,创刊于1920年,主要发表生态学领域各个方向的研究。我国学者至2008年才在该刊物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。

本院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,邮编:430079,电话及传真:02767862377

版权所有:华中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